
遙控器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
1950年,老牌電子公司zenith electronics的ceo麥克唐納給公司的工程師們提出了一個挑戰,他希望有一種設備可以把廣告設定為靜音或者跳轉到另外一個頻道。
遙控器就此應運而生
一開始,它僅能以有線方式連接電視,5年后,這家公司的工程師尤金波利首次發展出以光束控制,稱為”flashmatic“的無線遙控裝置,他也因此獲得電視遙控器之父的稱號。
但是這種裝置雖然可以切換電視頻道以及調整音量,卻因在操作上不好控制,并沒有被廣泛使用。

隨后的1956年,羅伯●愛德勒開發出一款名為“Zenith Space Command”的遙控器。它利用超聲波的原理來調節音量和頻道,每個按鍵發出的頻率都不一樣,但這種裝置會受到一般超聲波的干擾。

直到1980年,紅外遙控器誕生了,它的出現慢慢取代了超聲波控制裝置。紅外遙控器是利用紅外光傳送指令,也就是我們從小最常見的長條型按鍵很多的遙控器。

如果家里有好幾臺電視,萬能遙控器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它同樣基于紅外信號遙控,能夠控制大多數品牌電視,如果說傳統電視配套的遙控器是一對一的操作,那么萬能遙控器就是一對多。

遙控器發展至今,很多廠商的遙控器推出了不同的功能,這其中就包括語音控制,又被稱為藍牙語音遙控器,只需要按下遙控器的語音鍵對這電視說話,電視識別后就會同時操作。但這顯然沒有達到解放雙手的目標,直到一些品牌開始推出遠場語音交互能力,無需再找到遙控器,通過喚醒詞就可操控電視。
難道我們真的不需要遙控器了嗎?
實際上,并沒有。我們調查了市面上在售的多款機型,發現均配備了不同類型的遙控器。

不過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家里的電視大多數只是個氛圍制造機,有聲音就好,播放什么不重要。

而這時候手機遙控器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手機遙控器的特點是手機具備紅外功能,像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等好多品牌手機的部分機型是自帶紅外功能的。如果手機不具備紅外功能需要在電視和手機上下載相關的軟件,只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就可以控制電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可以購買一些外設,插在手機上就可以把手機當做遙控器來使用了。
正因為有了這么多遙控方式,小時候家庭內部經常出現的“遙控器大戰”就可以告一段落,而現在只要有手機,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總結
不論是電視還是遙控器,每一次的創新與發展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盡管各大商家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便捷功能,但在實際體驗各類遙控器后,會發現最終仍舊離不開遙控器本身。現在的數碼產品一直在做“減法”,也許幾年后買電視,遙控器都不再是標配,到時候也許真的實現了我們理想的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