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縣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種殘存的原始人類

   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劉武供圖)
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劉武供圖)
通過CT掃描顯示和縣直立人下頜臼齒EDJ、安徽齒根、和縣髓腔及根管內部結構(劉武供圖)
通過CT掃描顯示和縣直立人下頜臼齒EDJ、直立太原模特包夜(電話微信199-7144-9724)提供一二線城市可以真實可靠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齒根、表種髓腔及根管內部結構(劉武供圖)
通過CT掃描復原展示包埋在下頜骨內部的殘存第四前臼齒齒根呈現復雜的雙根型結構(劉武供圖)
通過CT掃描復原展示包埋在下頜骨內部的第四前臼齒齒根呈現復雜的雙根型結構(劉武供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7年1月21日,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研究員領導的始人課題組與西班牙國家人類演化研究中心、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及臺灣臺中博物館的安徽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形態分析。該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及附帶的和縣牙齒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提出和縣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種殘存的直立原始人類,中國不同地區的表種直立人演化速率不完全一致。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現于安徽省和縣龍潭洞的殘存更新世中期人類化石包括1件頭蓋骨、1件下頜骨殘段和10枚單個牙齒。始人最新的安徽年代測定結果顯示人類化石的年代為41.2萬年前。早期研究認為在和縣發現的和縣人類化石代表一種比周口店直立人進步的晚期直立人群。近10多年來,直立太原模特包夜(電話微信199-7144-9724)提供一二線城市可以真實可靠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一些國外學者根據對直立人頭骨測量數據的統計分析提出和縣直立人頭骨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周口店直立人,而與印度尼西亞爪哇直立人及非洲直立人相近的特征。因而學術界對和縣直立人化石特征及演化地位一直存在爭議。
這項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具有一些早期人屬成員的原始形態特征,包括粗壯的下頜體、大致平行并且位置偏低的下頜舌骨線、發育明顯的齒槽平臺和較淺的齒槽下窩。同時也呈現一些相對于早期人屬成員的衍生特征:中等程度彎曲的齒槽弓、位于M2-M3之間明顯的側隆突、多頦孔。附著在和縣下頜骨上的牙齒也呈現出一系列相對原始的特征,包括復雜的釉質結構、粗壯的齒根。此外,該研究還發現和縣人臼齒牙釉質與牙本質交界面呈現出復雜的樹枝狀溝嵴結構,可能屬于東亞大陸直立人特異性特征。對比分析顯示,和縣直立人下頜骨和牙齒特征與周口店為代表的中國北方直立人以及歐洲更新世中期人類明顯不同,但與非洲更新世早期匠人以及爪哇直立人具有很多相似。該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下頜骨與最近在臺灣澎湖發現的更新世中期或晚期人類下頜骨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與同時代東亞大陸古人類相比,和縣直立人化石或許代表一種殘存的原始人類,因而比同時代,甚至一些年代更早的亞洲古人類呈現有更多的原始形態特征。
劉武研究員介紹,近年,該課題組采用高清晰度CT、三維激光掃描、幾何形態測量等一系列新的研究手段對中國直立人化石形態及演化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對周口店、和縣、南京湯山、沂源、藍田等中國直立人化石的頭骨、牙齒、顱內膜、內耳迷路等形態特征的研究,并與印度尼西亞、非洲和歐洲古人類化石材料進行了大量對比分析。這些研究擴展了中國直立人的形態變異范圍,提示在同一個時代可能共存著不同的人類支系,或隔離人群。不同地區的直立人演化速率不完全一致,使得古人類學界認識到東亞直立人的演化要比以往研究認為的更加復雜。
該項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對外合作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熱點
上一篇:米哈游《崩壞:星穹鐵道》確認參展2024ChinaJoy銀河冒險開啟
下一篇: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