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半個多世紀后的李氏烏魯木齊獸頭骨今回歸故里

李氏烏魯木齊獸(Urumchia lii)標本
(神秘的失落氏烏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俊 供稿供圖):新疆準噶爾盆地二疊三疊紀地層分布廣泛,出產大量的多世的李四足動物化石。最早袁復禮1928年在新疆吉木薩爾縣三臺大龍口發現過水龍獸動物群。紀后今廣州外圍(外圍經紀) 外圍聯系(電話微信181-8279-1445)一二線城市快速安排上門外圍上門外圍女,全程30分鐘到達后來在新疆地質調查所工作的魯木里李逢源在烏魯木齊河西岸的倉房溝發現過四足類化石。李逢源1951年到北京參加地質會議,齊獸帶化石請楊鐘健鑒定。頭骨這塊化石地層并不清楚,歸故起初定為二疊系。失落氏烏化石屬于獸頭類,多世的李命名為李氏烏魯木齊獸(Urumchia lii),紀后今 化石編號IVPP V 702。魯木里廣州外圍(外圍經紀) 外圍聯系(電話微信181-8279-1445)一二線城市快速安排上門外圍上門外圍女,全程30分鐘到達這個化石和南非發現的齊獸雷氏獸Regisaurus很相似。當時獸頭類只在南非卡魯系有所發現,頭骨而從未見于其他地方。歸故
1952年新創刊的失落氏烏《Acta Scientia Sinica》(《中國科學》英文版)發表了烏魯木齊獸研究成果的英文版文章,而中文版文章則于1953年發表在《古生物學報》。1963年孫艾玲赴李逢源指示的化石產地,斷定地層為韭菜園組,時代與南非一致。
在文革中,楊老仍然保持與國外同行的聯系。當時法國的Mendrez女士在進行獸頭類的研究,請求楊老寄模型過去。不過由于楊老的秘書下放干校,可能是其他工作人員誤將頭骨標本當作模型郵寄到法國。當Mendrez收到就發覺了并告知楊老。楊老1978年去世,而Mendrez不幸死于火災。古脊椎所追蹤化石線索,始終下落不明,后來的研究者都只有觀察模型。
2017年10月26日古脊椎所劉俊接到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古兩爬部的負責人N. E. Jalil 的電郵,告知發現了古脊椎所的標本,并愿將標本歸還古脊椎所。通過交流,Jalil的學生近期恰好要來中國觀察標本,就委托她帶回標本到古脊椎所。2018年1月15日Chloé Olivier來訪,正式辦理了歸還了標本的手續。失落半個多世紀后的烏魯木齊獸頭骨終于回歸故里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桑間濮上網 » 失落半個多世紀后的李氏烏魯木齊獸頭骨今回歸故里
桑間濮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