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西贛州 帶你了解白堊紀恐龍

已完成清理的江西紀恐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受訪者供圖)

正在贛州市博物館展出的白堊中華虔州龍骨骼化石。新華社記者 袁慧晶 攝

中華虔州龍的江西紀恐生態復原圖。(受訪者供圖)

贛州出土的白堊恐龍胚胎蛋化石。新華社記者 袁慧晶 攝
(神秘的走進地球uux.cn報道)據新華社南昌7月23日電(記者胡錦武 袁慧晶 霍丹彤):記者日前從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礦產資源保護監督處獲悉,去年3月底在贛州市章貢區華東商貿城工地施工時發現的江西紀恐恐龍骨骼化石,已在江西省地質調查勘查院基礎地質調查所完成清理工作。贛州骨骼主體分四大塊,白堊總重約8噸。走進昆明外圍上門外圍女(微信199-7144-9724)提供頂級外圍女上門,可滿足你的一切要求
負責此次研究工作的江西紀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韓鳳祿說,初步辨識其為鴨嘴龍類恐龍化石,贛州保存有部分頭骨、牙齒、脊椎、肢骨和肋骨等,骨骼化石本身不關聯,根據其位置和大小判斷至少來源于3個個體。贛州曾發現過鴨嘴龍類恐龍的胚胎蛋化石,但還未有成體和個體發育學的詳細研究,此次發現對于了解鴨嘴龍類恐龍在晚白堊世的演化和區域分布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江西贛州至今已新發現命名了斑嵴龍、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龍、江西南康龍、南康贛州龍、中華虔州龍等9種恐龍。其中,中華虔州龍是霸王龍的一個新分支。中華虔州龍的骨骼化石保存非常完好,2018年還曾在日本展覽94天,吸引了超過26萬人次參觀。
贛州出土的恐龍蛋化石也非常豐富。據2019年的《贛南地區恐龍蛋化石產地示范調查》顯示,贛州擁有恐龍蛋化石產地92處以上,恐龍蛋化石集中分布區5處。
白堊紀開始于1.45億年前,結束于6600萬年前。從現有的化石記錄來看,贛州的恐龍大多生活在白堊紀最晚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認為,這一時期距離恐龍滅絕已非常接近,對贛州恐龍和恐龍蛋化石群的研究,或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據悉,贛州已設立了2處恐龍化石保護基地,正在建設南康區恐龍博物館。未來,這里有望重現昔日的“白堊紀公園”。(原標題:走進贛州,帶你了解白堊紀的“中國龍”)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桑間濮上網 » 走進江西贛州 帶你了解白堊紀恐龍
桑間濮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