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2022年財報陸續出爐,海信或分雖然家電行業面臨著極高的視像挑戰,但仍有不少企業交出亮眼的京東三亞外圍(外圍美女)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56-8194-*7106)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成績單。在行業疲軟之際,控股不少企業加緊市值管理,拆企分拆有前景的業投企業,控股上下游企業,資上整合資源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下游
近日,海信或分海信視像擬分拆所屬子公司信芯微至科創板上市。視像在此之前,京東海信視像投資乾照光電16.05億元,控股成為乾照光電的拆企控股股東。京東方擬以不超過21億元的業投自籌資金認購華燦光電,將成為華燦光電控股股東。資上整合資源業內人士認為,面板企業希望通過上下游投資整合資源。
海信視像分拆信芯微、控股乾照光電
顯示企業2022年財報陸續出爐,海信視像2022年營業收入457.38億元,三亞外圍(外圍美女)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56-8194-*7106)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同比下滑2.27%;實現歸母凈利潤16.79億元,同比增長47.58%。在世界政經格局變動、產業鏈波動等壓力下,海信視像近年來增長態勢不錯。從中長期維度來看,2019年-2022年,公司營收年度復合增長率為10.28%,歸母凈利潤年度復合增長率為44.54%。
與此同時,海信視像公布《分拆所屬子公司青島信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的預案》。信芯微主營業務為顯示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TCON芯片(顯示時序控制芯片)、畫質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等。
公告顯示,信芯微2020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2.56億元、4.74億元、5.3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為-1337萬元、7460萬元、8362萬元。截至2022年,海信視像直接持股占信芯微總股本的54.95%,系信芯微的控股股東,此外也有部分員工持股。
“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芯片業務更好融資,快速發展。此外企業對核心員工進行有效的股權激勵,只有通過上市才可以真正實現,激勵人才也是上市重要目的之一。”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
招商證券家電團隊認為,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海信視像進行芯片業務價值重估,促進高增長新業務的價值釋放,并有助于提升青島信芯微公司治理能力和發展活力,加大對高端芯片設計人才的激勵和吸引,拓寬融資渠道,有望進一步提升青島信芯微技術研發能力,打造世界領先顯示芯片設計公司。
實際上,這并不是海信視像近期唯一的資本動作。1月31日晚間,海信視像發布公告稱,累計已投資乾照光電16.05億元,占乾照光電總股本的22.88%,取得乾照光電的控制權并成為乾照光電的控股股東。
乾照光電主要從事半導體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為全色系LED外延片和芯片及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外延片和芯片,為LED產業鏈上游企業。同有芯片業務,海信視像擬入股乾照光電,信芯微與乾照光電是否存在業務重合?
奧維睿沃總經理陳慧認為,“信芯微專注顯示芯片和AIOT的設計和開發,與海信視像的家電業務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芯片行業是國家目前的發展戰略方向,拆分上市有助于提高持續的融資能力。信芯微目前主要業務是TCON芯片,乾照光電還是LED芯片為主,兩個業務目前不重合。”
京東方、TCL通過投資控股等布局新興顯示產業
控股光電企業,不止海信視像。2022年11月,為快速獲得LED外延/芯片核心技術、形成MLED(Micro LED及Mini LED的統稱)業務獨立發展平臺,京東方擬以不超過21億元的自籌資金認購華燦光電,認購完成后將成為華燦光電控股股東。
華燦光電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主營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等。華燦光電Mini LED直顯芯片已應用于主流終端廠商多個重點項目中,Mini LED背光芯片已覆蓋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車載等全尺寸全系列終端產品。
京東方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公司能夠快速補充LED芯片關鍵技術,與自身主動式驅動、高速轉印技術拉通協同,建立完整MLED技術體系,激發兩大核心技術融合優勢,進一步有效提升前瞻技術研發、關鍵工藝優化、產品迭代升級等能力水平。
京東方控股華燦光電,或也與華燦光電業績不佳有關,華燦光電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6900萬元至9900萬元。歸因于消費市場需求萎縮等多重因素影響,傳統LED領域部分產品銷售未達預期;上游原材料上漲,產品毛利率下降。
光大證券認為,通過控股華燦光電打通MLED全產業鏈:MLED業務是京東方“1+4+N”事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進行前瞻技術儲備、確保全球顯示龍頭地位的關鍵布局。從公司MLED業務布局上看,已實現由直顯到背光的全面覆蓋;公司仍在持續加碼布局MLED產業。
對于未來新型顯示技術布局,各家企業都不遺余力。TCL科技2020年6月以300億日元(約合20億人民幣)對JOLED進行投資,加速推動噴墨打印OLED實現工業化量產。2021年底,TCL提出MLED與OLED雙技術戰略,在Mini LED、Micro LED和OLED均有布局。
顯示企業為何要控股這么多光電企業?面板周期性波動,控股光電企業就能平滑供應鏈帶來的虧損?陳慧表示,“中國面板廠商希望通過上下游投資整合資源,對上下游布局時一個長遠的策略。通過投資華燦,主要還是圍繞MIni LED,聯合上下游構建完整MLED技術體系,保證MLED業務可持續競爭優勢。”
“華燦光電是LED的外延片和芯片,Minil LED、Micro LED芯片都屬于華燦光電核心業務,也是LED的上游企業。海信視像、京東方等企業入股控制LED上游產業,想獲得對上游核心零部件產業的控制權、自主權,保證核心原材料的供應。”梁振鵬認為。
家電企業布局上下游行業
為保證供應鏈安全,家電企業紛紛未雨綢繆。2021年3月,海信家電擬13億元控股日本三電,三電控股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壓縮機和汽車空調系統一級制造供應商。海信家電當時表示將以三電控股為核心公司拓展汽車空調壓縮機、汽車空調產業,實現本公司產業拓展,并通過技術、供應鏈、人才和生產制造等資源共享,增強三電控股的盈利能力。
2021年11月,格力電器擬以總價30億元持有盾安環境38.78%股權,盾安環境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盾安環境是全球制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在夯實家用空調配件市場的基礎上,重點拓展商用空調配件與特種空調設備業務。
此外,美的、格力、TCL、海爾、格蘭仕、康佳等家電企業均積極布局半導體芯片領域。從智能家居的需求來看,MCU(微控制單元)、SoC(系統級芯片)、通信芯片以及傳感器是智能家居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
家電企業投資入股或調整分拆芯片企業出于什么考慮?紛紛涌入芯片行業是否健康?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表示,家電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芯片作為基礎性行業對家電產業發展具有強大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目前國內芯片行業處于發展期,在中美半導體行業競爭的大背景下,加強芯片的研發對面板廠和品牌廠商來說會可以產生更好的協同作用。”陳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