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互聯網領域經常開打的撕逼“口水仗”如今也蔓延到了彩電行業。上半年,互聯小米主動掀起與樂視的網電徐州約炮(約上門服務)外圍女接待電崴信159+8298+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公關大戰,意圖為小米電視制造話題,斷根到錢借機造勢。源還近日,撕逼創維酷開與樂視又隔空開打口水仗,互聯雙方言辭激烈,網電互不相讓。斷根到錢
由于近幾年來彩電行業市場態勢持續走低,源還電視廠商為了搶占市場可謂紛爭不斷。撕逼自從2013年開始,互聯互聯網企業開始進軍彩電業,網電利用價格低的斷根到錢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但是源還業內認為,互聯網電視拉低價格的做法并不能使企業持續發展,并且這種做法很容易被復制,靠燒錢搶市場的模式是不健康的。
事件:創維酷開、樂視打“口水仗”
10月12日,創維旗下的互聯網電視品牌發布會上,酷開董事長王志國公開質疑了樂視TV,稱樂視TV構建了一個自娛自樂的封閉體系,“既不專業,徐州約炮(約上門服務)外圍女接待電崴信159+8298+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又白費資金,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在發布會上,他把酷開電視與樂視電視做了對比,酷開U50和樂視的X50Air,兩者面板的尺寸規格、屏幕、分辨率等都一致,差別在處理器構架、處理器核心數。兩款配置并無本質差異的彩電,酷開的官方售價是2799元,而樂視為3999元??衢_打破了樂視一直以來的低價優勢。
王志國稱,樂視想構建的超級電視生態是將自己的影視內容裝進由代工廠生產的自有品牌電視終端,將其他的內容商與終端廠商同時變成了競爭對手,構建了一個自娛自樂的封閉體系,企圖借“客廳經濟”完成逆襲。這種封閉的商業模式形態,違背了低成本快速拓展用戶的互聯網精神。在他看來,這些所謂看似熱鬧的生態都是“偽生態”。
之后,樂視便回應稱,樂視超級電視生態是健康的,“會繼續以最快的速度來切入市場”。
10月14日下午,樂視致新總裁梁軍發長微博給予回應,“回友商:你是電視史上最無恥的碰瓷”,并認為對方是品牌山寨機,暗指酷開。
10月14日20點11分,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國發長微博再次“炮轟”樂視自己要對號入座。雙方言辭激烈,一場彩電行業的口水仗就此展開。
市場:互聯網電視搶市場 傳統廠商日子不好過
國內彩電市場已經連續幾年呈現疲軟狀態。據中怡康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彩電銷量也同比下降。國慶節前后的兩周,國內彩電零售量373萬臺,同比下降近7%,但線上渠道占比逆勢提升,從2014年國慶的10.9%增加至今年國慶的17%。根據奧維咨詢預測,今年國內彩電零售量預計為4410萬臺,同比下降1.1%,面對國內市場的增長瓶頸,本土彩電企業紛紛進行轉型。
自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企業開始進軍彩電業,并迅速走熱。2013年5月,樂視推出自有品牌的超級電視,9月,小米推出小米電視。不過,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選擇的是與傳統彩電企業合作。2013年9月,愛奇藝聯合TCL發布互聯網電視TV+,阿里巴巴聯合創維發布酷開品牌的互聯網電視;2014年8月,優酷土豆攜手康佳推出康佳優酷易TV;2015年7月,暴風科技宣布聯手海爾進軍互聯網電視。
奧維云網的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互聯網品牌的崛起在拉動國內彩電品牌份額同比增長0.8%的同時,也搶占了傳統國內彩電品牌的市場份額。這一季度互聯網品牌的零售量份額上升至8%,而去年同期是3%??梢哉f互聯網電視的出現搶去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燒錢賣低價 消費者買單
在第五屆中國家電網購高峰論壇上,公布了一組數據:從2012年到2014年,3年內電視機平均尺寸分別提高到37英寸、40英寸、42英寸,而單價分別為3479元、3576元、3456元,基本處于同一水平。這背后,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進軍制造領域,靠內容收益補硬件低價的模式推波助瀾,顛覆了原有的價格體系。
以樂視為例,記者看到,剛剛過去的“919樂迷節”中,最便宜的樂視S40Air L的硬件售價僅為499元,幾乎相當于白送給消費者,因為市場上一塊40英寸的電視屏幕的價格就超過1500元。如果按照此次樂迷節的全套價格來計算,499+980(兩年全屏會員服務費)+100(三星面板)的價格一共是1579元,比起其他產品也有不小的優勢,據了解,活動期間樂視總共讓利了5億元。
對于互聯網電視的燒錢模式,王志國認為,“這一定不能長久,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他認為,“偽生態”的互聯網電視,則通過不斷地拋出生態和故事,目的是持續地獲得資金投入,然而依靠燒錢維系偽生態,很難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企業實現盈利才算是成功的生態模式,但是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樂視超級電視分別賣出30萬臺和150萬臺。根據財報,2013年樂視致新實現營業收入7.2億元,營業虧損6816萬元;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營業虧損5億元。他說,“如果今年樂視電視的銷售達到了它的目標300萬臺以上,則虧損還會加劇,不盈利的生態模式不能說是成功的。”
硬件賠本賣 軟件盈利難
“樂視電視不盈利的原因在于電視賣的太便宜。”梁振鵬分析道,樂視一年100萬臺的產銷規模并不高,而傳統廠商內銷外銷一年都是上千萬的產銷級別,所以傳統廠商的生產成本便會比樂視低,但是樂視電視既生產成本高,價格又低,便是賠錢的原因。
而電視企業不依靠硬件賺錢,想依靠廣告、服務等軟件內容平臺盈利也很困難,消費電子企業都是靠硬件賺錢,軟件服務只能增加企業的一部分利潤或者是吸引更多用戶的因素。“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有的消費電子企業沒有一家是通過軟件內容盈利的,即便蘋果公司每年的軟件服務內容收入才占整個公司收入的不到百分之十。因此以軟件服務代替硬件的生產研發制造是本末倒置的。”梁振鵬說。
據《百姓家電2015電視產品消費關注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最關心的是電視的畫質24.1%,其次是外觀 20%,音質18.8%,價格16.5%等,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條件下,智能電視包含的內容資源以及其他因素影響比較小。
以樂視電視為例,業內人士分析,在樂視電視上只能看到樂視網的內容,是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梁振鵬認為,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在和視頻網站合作,有的甚至和愛奇藝、優酷土豆等幾大視頻網站都有合作,可以看到更多的互聯網電視內容。而樂視本身是個二線的視頻網站,內容豐富度低,所以有用戶會反映樂視的視頻內容并不如宣傳上的那樣多。
分析:行業競爭加劇 企業應學會兩條腿走路
業內人士認為,創維酷開與樂視之爭,體現了如今互聯網電視行業競爭加劇的態勢。如今,新的互聯網品牌還在不斷涌入電視領域,如最近的風行電視、微鯨電視等,至今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已增至13個,還有后來者。王志國預計,中國互聯網電視品牌今年保守估計將增至15家,但是他預言,明年只會存活5家。
梁振鵬說,絕大多數互聯網品牌把彩電市場想的過于樂觀。我國一年彩電的內銷量為四千萬臺左右,目前彩電市場屬于存量市場,近兩年這個市場的容量還在萎縮。在互聯網電視的企業越來越多了之后,市場競爭難度也加大了,企業的生存壓力也更大?;ヂ摼W電視想要生存便要靠搶奪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然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像樂視一樣可以燒錢,酷開品牌也是靠創維在其背后做強大的支撐。
梁振鵬認為,互聯網電視靠廣告收入的利潤,根本無法支撐硬件成本,軟件所賺的錢遠遠不能彌補硬件的虧損。
“互聯網電視唯一競爭武器就是低價,但是低價的方式也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是不能長久的。像酷開這次發布的同樣50英寸彩電,就比樂視電視還便宜。”他坦言,“互聯網電視品牌進入市場使得很多傳統企業利潤受到了虧損,但是并沒有做出顛覆整個彩電市場的模式。”
談到目前傳統彩電企業與互聯網電視企業的競爭格局,梁振鵬認為,傳統彩電廠商與互聯網電視走的本質路線不同,傳統電視主要做線下銷售,而互聯網電視主要做電商渠道銷售。未來會有更多的彩電廠商模仿像創維、康佳的模式,一方面線下實體店方面推出4k oled高端產品,保證企業有合理的利潤,一方面,推出像酷開、kktv這樣的互聯網電視與樂視、小米抗衡,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會成為未來的趨勢。